药浴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,是中医传统外治方法中一种独特的疗法。药浴通过选取适当的中草药,以煮沸后产生的蒸汽熏蒸,或加工制成中药浴液,进行全身或局部浸浴,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。
相比于口服药物,孩子更易于接受药浴这种治疗方法。药浴不会给孩子带来吃药时那么强的抵触情绪,同时也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。并且相对来说,药浴的药物可以直接作用在皮肤上,不会增加肝肾负担,比口服用药更加安全可靠。同时,药浴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,效果更佳。
一、药浴的适应症
中医药浴并非万能,但对于一些儿童常见病,效果却十分显著。哪些情况可以使用药浴呢?
1.感冒初期
:当宝宝出现流清鼻涕、轻微咳嗽、鼻塞等症状时,及时进行药浴,能帮助宝宝发汗解表,减轻感冒症状,防止病情加重。
2.痱子、湿疹
:夏季宝宝容易长痱子,还有些宝宝会受湿疹的困扰,药浴能清热祛湿、止痒,缓解皮肤不适,促进皮肤恢复。
3.消化不良
展开剩余73%:如果宝宝出现腹胀、食欲不振、便秘等消化不良的情况,药浴可以调理脾胃功能,改善消化状况。
4.惊风后遗症
:对于一些惊风后有轻微后遗症如睡眠不安,仍有轻微烦躁的宝宝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浴,能起到一定的调理和恢复作用。
二、药浴的注意事项
虽然药浴好处多多,但家长们在给宝宝进行药浴时,有一些注意事项必须牢记。
1.药浴前要确认宝宝身体状况,如果宝宝有皮肤破损、过敏体质,或者处于发热过高(超过38.5℃)、急性病发作期等情况,不宜进行药浴,需咨询医生后再决定。
2.药液的温度要适宜,一般控制在38—40℃,可以用手腕内侧试温,感觉不烫为宜,避免温度过高烫伤宝宝皮肤,过低则可能让宝宝受凉。
3.药浴的时间不宜过长,一般10—15分钟即可,月龄小的宝宝时间更要短一些,以免宝宝过度疲劳。
4.药浴时家长要全程陪伴,防止宝宝滑倒、呛水等意外发生。
5.药浴后要及时用毛巾擦干宝宝身体,穿上保暖衣物,避免吹风受凉。同时,要仔细检查皮肤褶皱处(如颈部、腋下、腹股沟)是否残留药渣,若有残留,需用温水轻柔洗净。
6.药浴所用的药材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和搭配,不要自行随意用药,以免引起不良反应。
三、实用药浴方剂推荐
(1)感冒初期方
药材:荆芥10克、防风10克、紫苏叶10克、生姜3片。
功效:发汗解表,缓解流清涕、轻微咳嗽等症状。
用法:将药材加水浸泡30分钟,煮沸后小火煮15分钟,滤出药液加温水调至适宜温度后使用。
注意:方剂适合1岁以上宝宝,1岁以内婴幼儿建议将药材量减半,浴时家长需全程陪同,观察宝宝反应。若用药后症状无缓解或加重,需及时就医。
(2)温中健脾方
药材:干姜10克、肉桂6克、紫苏梗10克、炒白术15克、陈皮10克。
功效:温中散寒、健脾止泻,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轻度腹泻、大便稀溏、腹部怕冷等症状。
用法及注意:同感冒初期方的用法及注意。
(3)皮肤护理方
药材:金银花15克、马齿苋15克、蒲公英15克、苦参10克、地肤子10克。
功效:清热燥湿,缓解湿疹、痱子引起的瘙痒。
用法:同感冒初期方的用法。
注意:方剂中含有子类药物,煎煮时注意好过滤环节,避免误入宝宝口鼻或外阴引发刺激风险。
中医药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,它以温和、安全的方式守护着宝宝的健康。但家长们也要注意,药浴只是一种辅助调理和治疗的方式,当宝宝病情严重时,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,听从专业医师的建议。
来源:
温州学习平台、乐清市卫生健康局
发布于:北京市粤友钱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